中心特色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实际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贸易人才,我们构建渭南市农产品跨境贸易虚拟仿真实验,重构教学过程、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堂活动策略,拟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分解跨境贸易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采用情景模拟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经济管理类专业类专业属应用型专业,必然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实习实训实验环节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开展对标“一带一路”国家需求的渭南市农产品出口仿真实验,帮助学生熟悉出口业务操作流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能对渭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主要包含四大模块。
模块一:市场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农产品供需情况调查、“一带一路”国家风险调查,农产品出口现状调查。所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括:excel 、SPSS等。
模块二:跨境贸易实务操作。包括贸易磋商与合同的签订、备货、催证审证、办理货物运输和运输保险、装船、报关、结汇以及贸易争端的处理。使用的软件是世格外贸单证教学系统。
模块三:国际物流实验。运用Logis软件,来完成国际物流模拟系统的操作流程。
(2)教学方法创新
本项目运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的四个维度:在教学环境方面,构建仿真模拟教学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从市场调研到最终物流,将跨境贸易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知识点拆分和重组,将多种教学方式嵌套组合;教学过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理论教学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参与者方面,转变各参与主体职能,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转变为服务、支持、指导、帮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本项目主要有两方面的创新,一是将情景模拟和探究教学相结合;二是将虚拟实验和开放实验相结合。
一、情景模拟和探究教学相结合
情景模拟中将学生10人一组,其中2人扮演出口公司,2人扮演进口公司,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交易磋商,具体的交易产品、交易金额、交易数量等均需要在合同中体现。1人扮演出口方银行,1人扮演进口方银行,1人扮演物流公司,1人扮演保险公司,1人扮演海关人员,另1人随机变更。模拟出口业务流程。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梳理出来进行探究教学,进一步假设学生对出口业务的掌握和理解。
二、虚拟实验和开放实验
借助世格软件和学生的情景模拟,使学生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尽可能将各种外在因素考虑进来,使我们的虚拟实验接近现实。同时将实验面向经管类更多的课程,不仅局限于国际贸易课程,比如统计统计、会计、银行、电商、物流等课程均可能采用该实验项目的几个环节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
(3)评价体系创新
依托渭南师范学院工商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员在实训项目里添加试题及实训项目后,学生就可以完成相应实训项目,老师可以选择课前预习或是当堂测验联系,考试时间、题目、题型、分值均由教师预设,测试完成,系统生成一个统计分析数据,即为每个学生的实验统计结果,这样教师可以直观看到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行重点讲解和讨论。
(4)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虚拟实验教学项目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空间以及实验设备的需求限制问题,通过逼真的虚拟环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同时该实验可为不同专业的经管类学生提供虚拟实验环境。如对于统计专业学生而言,可重点学习模块一,市场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学习模块三,出口物流实验。从而实现了虚拟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也必将进一步解决行业实际需求与实践教学相互转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