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农产品跨境贸易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依托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实验室5个,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9人。该项目面向渭南市农产品市场,通过虚拟仿真农产品出口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符合当地需求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陕西省农业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段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创建农业示范园区, 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渭北(白水、合阳、澄城) 苹果、临渭葡萄、大荔冬枣、蒲城酥梨为主的生产格局, 果业现成为渭南市地方农业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化营销能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渭南市农产品走出去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然而农产品跨境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要面对来自国外市场的很多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输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等,同时远距离交易难以保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需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对渭南市农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对农产品基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并且分析和研究,为渭南农产品的贸易提供依据;其次,对跨境贸易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仿真模拟,使学生掌握跨境贸易岗位需求的必备能力;再次,熟悉国际货运代理各个环节的操作;最后,对不同模块所涉及的软件熟练操作。
针对此,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实际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贸易人才,我们构建渭南市农产品跨境贸易虚拟仿真实验,重构教学过程、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堂活动策略,拟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分解跨境贸易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采用情景模拟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
目前本项目只在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国际贸易环节、国际物流环节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并未就渭南市农产品跨境贸易进行虚拟仿真教学,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上述实验内容以渭南市农产品“一带一路”跨境贸易为对象,从市场调查与数据统计、跨境贸易以及国际物流等环节进行体系化虚拟仿真,完善经济学及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体系。2020-2024年计划建立上述3个模块虚拟仿真实验,在已经建成的4个虚拟仿真数据库存的基础上,再建成“渭北葡萄”、“临渭猕猴桃”、“华州皮影”、“富平羊奶粉”等跨境贸易虚拟仿真数据库。